12月5日上午,由人事处、国际学院-外语部组织召开的09年暑期英语教师“赴澳研修交流总结与外语教学工作研讨会”顺利召开。学校主管外事工作、负责联系国际学院-外语部工作的杜晓林副校长、人事处吴春辉处长、教务处沈文华副处长、人事处负责师资工作人员、赴澳英语教师、国际学院-外语部领导及教工等参加了这次研修总结交流与外语教学研讨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内容:第一阶段主要交流总结09年暑期英语教师赴澳研修工作情况。第二阶段主要就09/10学年第1学期小学期英语教学、教学质量与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进行研讨。
会议第一阶段由国际学院院长谭锋主持,外语部英语教师杨晓丹、罗�1�7梅、张德凤、李正玉等就在澳大利亚学习情况与英语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交际教学、在澳研修经历与学习体会、英语教学教学方法与技巧和语言四大技能学习等进行了交流发言。研修团团长马修地就在澳学习培训内容、语言培训收获、文化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体会、团队基本工作状况、研修教师真诚谢意等向与会人员作了总体汇报。
人事处吴春辉处长在听取了教师们交流后发言说:学校组织师资培训、提高外语教师综合水平,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学校发展形势与步伐的不断加快,继续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做好学校双语及英语教师业务培训工作,是学校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的工作任务。吴处长在感谢外语教师能够珍惜培训机会、认真圆满完成研修任务之后,他就如何继续、深入、持续地做好外语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工作思路。他一方面希望英语教师在完成培训后认真反思外语教学,分析研究学生学习特点和不同条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实践运用好在澳研修培训成果。另一方面,吴处长希望教师培训工作要早动手、抓机遇,要尽快制定出中、近期教师培训规划,要通过认真规划和抓住机遇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把外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教务处沈文华处长在发言中表示:学校一次性组织14名英语教师这么大的团队赴澳研修培训一个月时间,充分说明学校在变化、在发展,而这种发展和变化令我们倍受感动。外语教师应该走出去,应该在母语国家接受语言熏陶和锻炼,这有助于提高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有利于促进外语教学水平,有益于提高学生外语学习质量。沈处长在谈到国家教育形势逼人、我校新生学生入学水平逐年不断提高、学生对教学不同需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时,他希望大学英语教学要考虑如何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达到理想的状态,使学生想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得以实现,使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保持浓厚和良好状态。沈处长在谈到教学管理时,希望外语教学能够尽快建立学生学习排名制以及时把握学生英语学习进展与动态,希望外语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水平、不同学生目标、不同学生特点与需求尽快考虑分层次教学。沈老师在发言中还就学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与外语类选修课的问题与建议提出了具体建议。
副校长杜晓林老师在发言中首先表示,学校党委和行政非常重视这次英语教师赴澳研修培训工作。英语教师们平安顺利圆满完成学习培训任务,通过这次会议交流感觉教师英语培训收获颇丰,大家尤其在教学理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与技能、教学观摩与学习、教学思想与文化体验等方面收获显著,这说明这次组团研修工作取得了圆满成绩。杜晓林副校长随后发言指出,外语教师务必要理解学校在都市农业发展大形势下的各项工作部署,要深刻理解都市农业教育的深层内涵和目标要求。外语教师要在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京郊农民逐渐形成国际化视野、学校教育面对新形势农业发展与国际交流日益增强这一大背景下思考外语教学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具体成果与经验教训,要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杜校长认为,外语教师要教好外语,首先应该具有国际化的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开拓外语教学视野,要真正学习并积极接受教学新理念。在发言中杜校长提请外语教师思考这样的问题,即新形势下外语教师要做什么,教师应该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外语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外语教学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学习外语的需求,外语教学是否帮助实现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他指出,外语教师要清楚了解并认识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现实挑战与机遇,要明确外语教师承担的责任,要在国际化办学背景下勇敢地承担起推动学校外语语言服务与对外交流、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现实责任。杜校长最后希望外语教师要重视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大胆地推进外语教学改革;要把外语课堂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与中心任务放在提高学生外语学习兴趣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引导学生自觉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师们要把在澳大利亚所学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先进教学思想自觉贯穿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去,要善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与效果,真正帮助学生取得满意的学习收获与成果。
在会议的第二阶段,外语部就09-10年第1学期小学期英语听说强化教学、外语教学质量与四级考试激励机制、2010年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等组织了简要研讨和意见建议征求。